“我們的淡水魚不錯,不過搞得沒有旁邊的普子村好”“還有生態米,品種不錯,就是種的人少”“絲瓜絡產業可以,大的絲瓜能有一米長”……近日,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桐樓鄉桐木村桃子埡苗寨的一個院壩,一場熱鬧的“夜話會”正在進行。村干部和大家圍坐一圈,暢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共話未來美好生活。
有了好產品,不愁沒市場。鄉親們用山泉水養出的魚,魚身瘦長,脂肪少,肉質緊實,市場供不應求。近年來,桐樓鄉乘著鄉村振興時代東風,加快特色產業發展步伐,形成村村有經濟、戶戶有效益、樣樣有特色的發展格局,打響了桐樓鄉自己的產業品牌,展現出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美麗安寧的鄉村振興畫卷。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廣大農村黨員干部作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利民政策的“宣傳員”“講解員”,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帶進田間地頭、鄉村院壩、農戶家中,通過拉家常、講政策,讓大家都知道國家下一步的打算、鄉村未來發展的路徑,以及自己生活即將發生的嶄新變化,從而匯聚起更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同心力量。
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需要人民群眾來支持?;鶎痈刹恳朴谕ㄟ^“院壩夜話”等形式,跟群眾“七嘴八舌”“掏心窩子”,結合“養好一條魚”“做優一粒米”“種好一根瓜”等類似的具體事情來說振興、話發展,在解決村民關心的實際問題中,拉近干群關系,有效凝聚共識,繼而帶領群眾積極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努力創造更加紅火的生活,為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