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讓我收獲到“感動與幸?!?/strong>
陳妍研:2020級,基礎醫學院,放射醫學
自從新冠的襲擊,重醫兩千多名師生投入到了抗疫第一線。學醫的我們,認定了的路,再痛也不會皺一下眉頭,因為我們知道再怎么難走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還未走出校園,卻在學校和老師的“保護”下走向了防疫“戰場”。凌晨的工作安排、工作時的安全防護、工作期的負責專注、工作后的認真學習……我們在帶隊老師們日復一日的愛護和指導下,在各方面進步且完善。
“但是過程中同學們遇到問題,隨時和我們反饋,我們全力解決”,“每天晚上8-9點老師會在2樓會議室等待大家,了解大家遇到的問題,幫助大家解決,我們一起互幫互助”……帶隊老師們的一字一句無不溫暖著我們的心,我們為成為他們隊下的一員深感榮幸!
“阿姨,輕一點哦”,“謝謝阿姨”,“今天這個妹兒捅得挺好,謝謝”,“都是志愿娃兒些,辛苦你們了哈”……志愿支援活動中有疲憊,但更多的是感受并真切收獲到了“感動與幸?!?。學醫的初心,醫者的仁心與滿足感,這段時間的志愿支援行動無不展現出“醫者的溫良”和“人民的力量”。
我愿學醫初衷回歸本心,我們回歸我們!
最后,我堅信“疫情終將過去,春天必定來臨,我們一定可以勝利”加油!
這次抗疫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葉青青:2022級,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基礎醫學院
成為抗擊疫情志愿者的一員,和老師、同學們沖在一線、打在頭陣、干在實處、堅守崗位,一種使命感在我的心中強烈地滋長,在此期間,我感覺到自己得到了成長,變得更有擔當了,更加堅韌了,也感受到時代賦予我們青年的新使命新擔當,這讓我更加堅定自己想成為黨組織光榮的一員,為奪取疫情防控戰的勝利不懈努力。我是千千萬萬個奮戰在一線的防控人員的一分子,在黨組織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正是我們勇擔重任的時刻。前方就是戰場,戰況也愈加緊張,我把參加此次抗擊疫情攻堅戰作為鍛煉自己的重要機會。
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在社區采樣時,社區工作人員問“你們是重醫的學生嗎?”我們說“是的!”社區工作人員毫不吝嗇地夸獎說“重醫學子有擔當!”這讓身為重醫人的我們感到無比驕傲,我們重醫人勇于擔當!敢于迎難而上!
其次,每天的采樣點都會有些變動,會到不同的采樣點,這就需要我們能和社區工作人員及時溝通,了解情況,這極大提升了我們的交流溝通能力。和不同的同學到不同的采樣點,這也極大提升我們團結互助協調工作的能力。與此同時,非常感謝協調工作以及為我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老師和工作人員,讓我們能更好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作為當代的青年,歷經這次抗擊疫情,我深深地感受到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愛和希望終將打敗病毒,我們定會迎來春暖花開
彭明宇:2022級,遺傳學,基礎醫學院
2022年11月14日,重慶市新冠肺炎確診157人,無癥狀感染者2794人。我在基礎醫學院通知群里看到學校正在招募第八批志愿者投身到一線抗疫工作中,校內大多數的研究生博士生都去支援一線的抗疫工作了,籃球場沒人打球了,午飯時間餐廳也很少有人去買飯,整個校園都靜了下來,當然,這座城市也靜了下來??吹酵ㄖ豪锏闹驹刚哒心夹畔?,我決定報名,投身到一線的抗疫工作中去,為這個城市盡一份力。
下午3點,經過學校穿脫防護服和核酸采樣的培訓后,我坐上了始向支援北碚區疫情防控的大巴車,并且作為第33隊的大隊長,和帶隊老師協調配合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完成每天的支援任務。
15號,我正式投入了疫情防控工作中,穿上防護服走上了采樣臺。剛開始的時候采樣速度確實很慢,在實操大概20分鐘后,就開始熟練起來,采樣3小時完成了大約600人的采樣量,之后每天的采樣都越來越熟練,工作量最大的一天3個半小時采樣量近900人。每天脫下防護服后臉上都被防護工具壓出了很重的痕跡,不過只要能讓這個城市快點好起來,我就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采樣過程中,有3歲的小朋友在摘下口罩之前會很有禮貌地說阿姨可不可以輕一點,也有80多歲的老年人被扶著來做核酸的,不管是我們一線的防疫人員和配合采樣居家的居民,還是每天接送我們去采樣點的大巴車師傅以及酒店的后勤管理人員等,大家都在為這個城市更好的明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每次給居民們采完核酸聽到謝謝、辛苦啦這類話語我就覺得我們城市肯定會好起來的。
很開心我能在抗疫工作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盡管每天脫下防護服后都很疲憊,但我的內心卻充滿了自豪與滿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對于社會的價值。此次志愿活動也讓我意識到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人民的心是聚在一起的,那么就可以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愛和希望終將打敗病毒,我們定會迎來春暖花開!
點擊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