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發展網11月29日訊(記者 劉輝)11月29日,是重慶加迪安保有限公司員工徐玉龍當志愿者的第7天,在這7天里,他堅守戰疫一線,白天守卡,幫小區居民運送物資,解決具體困難。夜晚(23日—27日)沒有被蓋,只能睡沙發。
▲ 睡在沙發上的徐玉龍
夜深人靜時,便把每天的經歷記錄下來,從他的點點滴滴記錄中,窺見了重慶齊心戰疫,志愿者甘愿奉獻的精神。
來自防控政策的力量:語言不通政策幫忙
11月23日 星期三 雨
23日,細雨綿綿。一大早,就接到領導的電話,要求到公司緊急集合,我火速趕到單位,發現很多同事都已經到了。
“重慶的疫情越來越嚴重,我們有責任馬上行動,作為志愿者到一線去?!鳖I導鏗鏘有力地說:“我們要擔起責任,一切嚴格按照疫情政策去執行?!?
▲ 守卡期間,給居民宣傳防控政策
當天,我被安排到江北區暢園,和社區、物管做好對接,便來到封控的14棟,負責守卡。
然而,剛安頓下來,就有一個老人要出去,由于我的普通話不標準,重慶話也很多聽不懂,好在我把江北區發的通告、防控政策的相關文章進行了收藏,于是靈機一動,在手機上翻出這些文章給老人看,終于,老人回到了樓里。
后來,又有多個居民要出去,我如法炮制,終于解決了棘手問題。
11月27日 星期天 晴
上午,臨近的12棟突然鬧了起來,職業敏感讓我警覺:出事了!
我急忙趕過去,發現一大群人從樓里面沖出來,我急忙對沖出來的人群大喊:“先疏散,別聚在一起,嚴防感染!”居民們一聽,立刻散開去。
我明白,出現這種情況,千萬不能亂來,否則會出現無法收拾的局面,只有耐心宣傳封控政策,讓居民心服口服,才能解決問題。
和物管交流后,他們負責在門口解釋,我負責外圍,找沖出來的群眾,再次拿出手機,翻出江北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讓他們看,好在一個中年男子在看政策時周圍有好幾個居民,看完后就自覺回到了樓里,很開,沖出來的居民陸續回到了家里。這時,我才松了一口氣。
防疫靠大家,也靠自覺,居民們多數都能自覺遵守,出現沖突,說明我們的解釋疏通工作還沒做到位。我堅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居民就會自覺遵守防控政策,也期望,重慶市民能同舟共濟,早日戰勝疫情,迎來春暖花開。
來自兒子的鼓勵:“爸爸,你是英雄!”
11月24日 星期四 陰
今天是14棟守卡的第二天,早上大霧籠罩。
物管說,居民今天買的菜包和快遞特別多,全部堆在小區大門。而大門離封控的樓比較遠,約300米,且有長長的梯子。為保證居民能及時拿到菜包和快遞,我說:“十四棟的快遞我包了!”
不知跑了多少趟,直到晚上10:00,才把最后一包蔬菜轉到樓底大廳。
▲ 幫居民“搬運”生活物資
正當我坐下來休息的時候,遠在老家甘肅隴南的小兒子給我打來視頻電話,我邊擦汗邊接電話,9歲的小兒子看我穿著大白的衣服,奇怪地問:“爸爸,你這是干啥呢?怎么穿成這樣?”我說正在和新冠肺炎做斗爭呢,小兒子說:“哇,爸爸,你是英雄!”兒子的一席話,讓我的疲勞煙消云散,有一種無比高尚的感覺。
兒子的電話剛剛放下,妻子的電話又來了,她見我和衣睡在沙發上,沒有被蓋,用換洗的衣服做枕頭,就嚶嚶地哭了起來。我心頭涌現股股暖流,有些冷的身上好像再也不冷了。
妻子非常不容易,自我來重慶務工后,她也來到重慶,我們在江北觀音橋租了房子,讓我有了臨時的“家”,現在她被封控在租住的房子里,心頭既要牽掛遠方的2個孩子,還要擔心我,給我以力量,非常難得。
來自居民的溫暖:3包零食和1床毛毯
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 居民送來零食
整天“搬運”不完的快遞,最大的感覺就一個字:累!
今天傍晚,一位美女居民看我一直在“搬運”,遞給我3包零食和幾瓶AD鈣奶,我堅決不要,她放下就走,說:“你們太不容易了,沒事吃著打發時間!”這句話,讓我深深地感到居民的溫情,也給了我力量。我做得還不夠,我要努力做得更好。
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晚上,20樓的居民送來一條毛毯。
原來,這位居民了解到我晚上睡覺沒有被蓋,特意給我送來的。
▲ 居民送來毛毯
這些天來,我感受到,居民們非常友善,多數來拿快遞的居民,都會打招呼,有的還問候幾句。我很想能快速聽懂重慶話,融入這座城市,這里和家鄉相比,氣候溫暖很多,我的家鄉,已是白雪皚皚,這里卻像春天,小區的樹木,郁郁蔥蔥。這里的人很熱情,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那首歌——晚上,萬家燈火,孩子們突然叫起來,聲音此起彼伏,這種封控時的孩子間交流,有無奈,有高興,有渴望……宛如一首山城特有的詩。
點擊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