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k2kkg"></table>
<xmp id="k2kkg"><noscript id="k2kkg"></noscript>
<bdo id="k2kkg"><center id="k2kkg"></center></bdo>
  • <table id="k2kkg"><center id="k2kkg"></center></table>
    <td id="k2kkg"></td>
  • <bdo id="k2kkg"><center id="k2kkg"></center></bdo>
    新聞熱線:023-61520695 舉報電話:023-61520697

    保障“最后一米” 生活物資供應保障調查②| 重慶各方想方設法打通保供“最后一米”

    2022-11-30 22:06:16  來源:重慶日報

    這段時間,在渝中區馬家堡社區,一輛來回穿梭的嬰兒車,特別引人注目。

    為啥?因為“坐”在嬰兒車里的,不是嬰兒,是蔬菜、肉、雞蛋和牛奶這樣的居民生活物資。在社區里推著這輛嬰兒車來回奔忙的志愿者劉守蓉,雙鬢斑白,不能像年輕志愿者那樣肩挑背扛,為了給大家做貢獻,她想到了這種特殊的運輸工具。

    為解決疫情期間居民生活物資的保供問題,我市開辟綠色通道,確保農產品及各類生活用品及時抵達城市各個居民社區。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尤其是樓棟封控、一些居民下不了樓的情況下,這些物資要送到居民手中,并不容易。

    解決保供“最后一米”運輸難題,居民、物業、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齊心協力想方法、出主意,涌現出不少像嬰兒車送菜送肉這樣的動人故事。

    線上團購,線下接力送菜

    志愿者通過嬰兒車或者肩挑背扛把保供物資送到居民家,首先得搞清楚各家各戶需要哪些東西。

    在社區工作人員的組織下,各居民小區紛紛建立起微信群。業主自發在群里發起社區團購接龍。志愿者將這些購物信息整理成表單,或上門采購,或者發給對應的超市或者團購蔬菜供應企業。

    例如,渝北回興街道科蘭路社區為每棟樓都建立了一個業主微信群,分享線上購買平臺的小程序、線下超市、團購保供蔬菜公司,及時收集居民的需求清單。

    團購的菜送到小區大門口后,封控區內的“接力賽”就開始了??铺m路社區“暖蘭幫幫團”服務隊接第一棒,負責用摩托車或三輪車將蔬菜從小區門口運到小區愛心中轉站。志愿者接第二棒,負責用購物推車在中轉站分樓分類轉運到封控樓棟口或居民門口。

    “今天我們志愿者團隊已經送了幾百次物資了,”11月29日下午4點左右,科蘭路社區黨員志愿者廖申洪一邊推著配送購物車、一邊氣喘噓噓地說,他們按照輕重緩急分類分樓棟派送,如果是居民買的藥品、點的外賣,他們就“腳踏風火輪”加速送達;若買的食材,他們抓緊時間趕在飯點前送到;若買的其他網購品,就稍微晚點送,當天之內完成配送。

    把超市“搬”進小區

    除了有組織的團購,我市解決封控區內生活物資供應問題的另一辦法,是針對一些風險等級不高的社區,組織供貨方在小區大門口設立臨時售賣點或流動售貨車。買賣雙方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隔著小區大門進行交易。

    例如,九龍坡區建立線下臨時售賣點運營機制,根據風險等級、小區人員密度、樓棟單元距離等情況,合理設置售賣時間、場地圍欄。賣菜的車來了,必須在指定的地方停放,哪一棟樓多少人什么時候前來購買、誰稱重誰遞送、怎么支付,乃至賣完菜后場地如何消殺,都有明確的規程。

    疫情期間小區門口設攤賣菜,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維護好秩序,不能讓人“打堆”。為維持秩序,九龍坡區動員了近7000名志愿者擔任樓棟保供專員,成立了上百個社區保供專班,以及近800個物業和老舊小區保供小組。

    體量較小的社區可以通過門口擺攤設點的方式來進行直接交易,但對于體量較大的社區,這種方式就顯得過于零散和繁復,效率較低。為此,一些社區又找到了新的辦法——將超市“搬”到小區中來。

    例如,南岸區茶園銀翔翡翠谷小區,一墻之隔就有一大型超市。超市如果把東西搬到小區門口來賣,或者線上下單再線下配送,都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

    在當地社區的組織下,翡翠谷小區大門到該超市的路途上,被安裝起了隔離板,搭建起小區專屬綠色通道,相當于把超市“搬”進了小區,居民不出社區就可在超市購物。為確保防疫安全,社區給超市規定了營業時間,還安排志愿者在超市入口對前來采購的居民進行限流,實行錯峰買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風險。

    對特殊人群實行點對點直接服務

    對孤寡老人、孕產婦、殘障人士這樣的特殊人群來說,要么不知道如何線上下單購物,要么行走困難甚至下不了樓,他們的保供,尤其困難。為此,各社區進行特事特辦,確?!岸档子斜U稀?。

    11月25日一大早,家住科蘭路社區奔力鄉間城17棟的高興英,聽到敲門聲。她打開門,一大包蔬菜遞了過來。

    送菜的人,是社區網格長胡昌蘭。此前一天,胡昌蘭通過物業客戶信息查詢到,高興英是空巢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購物,身邊也沒有親人幫助,疫情期間不便于出門,買菜成了難題。

    胡昌蘭為社區高興英這樣的老人一一建立臺賬,并通過電話問詢,得知老人對蔬菜等物資的詳細需求,第二天,她從愛心人士捐贈的蔬菜中選出對方所需品類,上門送到老人家中。

    和渝北區差不多,兩江新區各街道對特殊人群也是實行點對點直接服務,直接代買代購,由志愿者分樓棟分類運到樓棟堆放點,再由志愿者配送上門。

    “你好,你需要的大米馬上送過來哈,10分鐘后就可以下樓取了?!睆堝诽嶂鴦倧某匈徺I的一袋大米,按照手機里收藏的地址,朝著加新花園一期走去。這是他今天接到的第二單,上一單是天一順和康城A區居民的一個“急單”。

    這位穿著紅馬甲熟練進行采買配送的志愿者,并非快遞員、外賣員,而是來自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一名黨員。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張宸加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戰疫”臨時黨支部,同時也成為社區“小二幫幫”服務隊的一員。

    通過“小二幫幫”服務隊這樣的志愿者組織,目前邢家橋社區已經為獨居老人、行動不便的老人、有需求的居民,開展代買蔬菜、肉蛋、藥等服務100余次。

    點擊查看更多內容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亚洲精品A级一级毛片
    <table id="k2kkg"></table>
    <xmp id="k2kkg"><noscript id="k2kkg"></noscript>
    <bdo id="k2kkg"><center id="k2kkg"></center></bdo>
  • <table id="k2kkg"><center id="k2kkg"></center></table>
    <td id="k2kkg"></td>
  • <bdo id="k2kkg"><center id="k2kkg"></center></bdo>